close

春節快要到了,春天隨之就來了,春溫病又要開始了,病毒還會卷土重來,大家要提前作準備,我也把治療方法提前發給大家∶病毒退熱湯(散)生石膏15克,知母12克,黃芩10克,魚腥草20克,滑石15克,厚樸10克,茵陳12克,連翹15克。主治∶病毒引起的高熱不退,扁桃體炎,尿路感染。功效,清熱解毒,化濕退熱,用法∶溫水泡15分鐘,文火煎25分鐘,晚睡前服下。小兒,兒童可以制成散劑,每次3~6克溫水送服。郭叔

光聽名字就已經覺得敦煌很厲害。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就是一場極大的盛宴。敦煌作為河西走廊盡頭的城塞、絲綢之路的中轉站,商貿往來門庭若市,西行求法或者東來傳道的僧侶絡繹不絕。兩千多年前,人們把最美的時光、最美的藝術封存在了大漠敦煌里。敦煌是人類文明最美的杰作,世間上每一個美麗的靈魂都是從敦煌轉生而來。每個人生下來就注定了對敦煌心生向往,一生只有去過敦煌,靈魂才會變得完整。敦煌有著輝煌的前世,坎坷的今生。如果發明了時光機,許多人都渴望第一時間回到漢唐,一覽空前盛世。而事實上在敦煌,我們能夠找到心之所向的這場漢唐遺夢。在莫高窟的壁畫上有許多像《觀無量壽經變》這樣的作品描繪天上佛國的盛景,而這些天國的原型恰是昔日的敦煌。▲ 觀無量壽經變中的飛天(盛唐 莫高窟 217窟 北壁)俯瞰敦煌城,仿佛進入了佛法的大千世界。中央大殿位居中心,呈三重起伏錯落,具有穩健、深厚之感;兩側的配殿比較低矮,配殿旁各有一小樓,雖略高于配殿,但形制簡單。主殿與配殿,高企的樓閣與平緩的走廊,高低錯落、起伏有致,仿佛一段極具節奏感的優美樂章。屋頂平緩、毫無嬌飾,奠定了整座城池沉穩、宏大的氣勢;屋角自然地微微上翹,屋脊兩端飾有鴟尾;屋檐下的斗拱,結構嚴謹;殿堂間寬闊大方。整座城池帶著長安的雍容氣度,卻又散發著大漠的自然純樸的本色之美。▲ 觀無量壽經變的佛國世界(中唐 榆林窟25窟 南壁)外城漸漸出現充滿西域風情的大圓拱頂,酒樓、馬廄、商店錯落在主城的周圍,支撐起這里的生活。城內處處歌舞升平,從單人獨舞到上百人的歌舞劇團,仿佛每個人、每分每刻都有要慶祝的事情。白居易的《胡旋女》雖然已經很傳神地描寫出大唐舞者的風韻,但遠不及敦煌飛天帶來的視覺沖擊。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 捧珠飛天(宋 莫高窟76窟 北壁)▲ 簪花飛天(元 莫高窟3窟 南壁)有的舞蹈剛健有力,腳作騰踏,“將騰躍之激電,赴迅速之驚雷”;有的體態輕柔,手舞飄帶,“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見過壁畫和雕像的服飾和妝容的驚艷,就難以再被巴黎時裝周打動。開放自由的社會風氣讓人們對時裝特別講究,加上“胡風東漸”的影響,令人們的服飾妝容更多種多樣。《敦煌太守后庭歌》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庶民婦女一般上身圓領窄衫小袖,領口開得很低,長裙裹腳,裙腰束得很高,披著透明的紗巾。有點地位的夫人頭梳拋家髻,身著碧羅花衫,袖大尺余,外套絳地花半臂,紅裙配云頭履,披白羅花紗批。盛世的敦煌能媲美今天的深圳。壁畫上記錄著史上最早的萬國博覽會,全世界的人爭相把自己最自豪、最珍貴的寶物帶到敦煌展示。▲ 伎樂飛天(晚唐 莫高窟161窟 窟頂南坡)胡人帶著西域的各種奇異的東西,好像獅子、大象、犀牛、孔雀等各種珍禽異獸,各種珍惜植物水果和香料,還有精美的毛皮、玻璃制品……其中昆侖奴身材矮小、卷發目大,習慣裸露上身,只穿著簡單的短褲。他們是馴服猛獸的專家,城里的珍禽異獸幾乎都是由他們負責照料。敦煌的美好就在于能夠把我們心中那個前世的美夢帶到今生的現實中。那個很遙遠的盛世其實就在身邊的敦煌。▲ 北周 莫高窟428窟 內景明朝嘉靖三年,嘉峪關封閉,絲路的繁華隨之結束。曾是絲路明珠的敦煌也隨之變成了戈壁灘上一個破敗的小城。可是這只是敦煌的坎坷今生的開始。到了二十世紀初,莫高窟的藏經洞被王道士無意中打開,敦煌再次暴露在全世界眼前。無數人像嗜血的惡魔一樣來到了敦煌,給敦煌帶來掠奪和蹂躪。起伏的沙丘像敦煌舞者手中的飄帶,在天際下無限地伸展。大漠依然是當年的那片大漠,只是沒有了絡繹不絕的商隊。玉門關和漢長城的殘垣斷瓦依然孤獨地守在河西走廊的盡頭,相比起當年的金戈鐵馬,現在再看邊陲城關更讓人感到歷史的沉重,憑吊懷古間難免油然而生遺世獨立的悲涼。在烈陽之下的沙丘,一面閃著金光、亮得刺眼,一面陰暗無光,像一條伏在大漠上疲憊的潛龍。風吹過沙丘,震得沙粒嚶嚶鳴響,猶如巨龍在悶聲鳴動。這就是鳴沙山。鳴沙山下有一彎月牙泉。這片小小的綠洲在荒蕪殘酷得大漠絕壁中顯得格外耀眼。在泉邊,夏末的夜晚總是那么清涼。泉里裝滿天河繁星,像一滴璀璨的淚珠。莫高窟開鑿在峭壁里。一進窟內,內心瞬間變得平靜,完全忘掉了洞外黃沙飛舞的殘酷與浮躁。所有的色彩和文字都變得斑駁模糊,許多造像也都落魄殘損,可是那種美的魔力一點都沒有被風沙和時光侵蝕掉。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是美,走快一步、眼睛多眨了一下就會錯過了一個精美絕倫的瞬間。來到這里就只想永遠留在禪室里,天天對著絢麗的壁畫和佛像。開鑿的匠人和修行的僧人,他們的靈魂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這里。我們隔著時空跟他們對話的同時,自己的靈魂默默受到了洗禮。今生的敦煌看似很坎坷,但帶給我們的并不是死的威脅,反而是生的力量。▲ 敦煌壁畫——60年前光鮮靚麗▲ 敦煌壁畫——今日的黯淡無光常書鴻是第一代的敦煌守護人,因為在一本舊書上領略過敦煌的美以后,毅然拋棄巴黎的榮譽和愜意來到敦煌。戰亂、嚴酷的生活環境、妻子的背叛、文革的災難,都沒有令他放棄守護敦煌的事業。老先生說他雖然不信佛,也不相信有輪回。但是如果給他投胎的機會,他還要做“常書鴻”,因為他在敦煌的事還沒做完。▲ 常書鴻與女兒常沙娜、兒子常嘉陵在莫高窟樊錦詩是第三代的敦煌守護人。這位嬌小瘦弱的女生從大學畢業開始就一直守在敦煌。她虧欠了家人很多,但是她心里面有一個很堅定的信念——敦煌的美值得她獻上一生的青春,她一定要做點什么。三年又三年,直到現在退休了她依然是退而不休,每一天都擔心一覺醒來敦煌就這樣消失在黃沙中,總是半夜從夢中驚醒。她覺得這五十幾年的工作只不過完成了莫高窟的工作的1/%。▲ 1998年5月,樊錦詩(左四)與美國蓋蒂基金會、澳大利亞世界遺產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考察莫高窟,探討壁畫修復方案。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神仙是活在人的信念里,如果沒有人相信了,祂就會消失。上一年很火的動畫片《尋夢環游記》也有類似的觀念,如果沒有親人惦記的亡靈就會煙消云散。敦煌的美好也一樣,需要我們的惦記和信念才能一直延續。雖然敦煌正在一天天地消逝在風沙中,這是一個無法逆轉的命運。但是只要還有人相信、還有人向往敦煌的盛世美顏,她就不會消失殆盡。就像敦煌的守護人每天都在跟時間競賽,他們希望用自己的一生去多換敦煌的一千年。文字為物道原創,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部分圖片來源于「敦煌莫高窟網」,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WED989VI458EMLOEF44EF8EF


商管財經雜誌新客戶訂購價2020年Business Traveller苗栗哪裡訂國際書展遠見雜誌新客戶訂購價親子天下高雄哪裡訂
National Geographic南投哪裡訂 國際書展遠見雜誌台中哪裡訂 天下雜誌 文章看很慢怎麼辦? 邊看文章邊唸的方法?訂閱送好禮? 2020年讀者文摘南投哪裡訂 Fortune哪裡訂便宜 公司想訂閱TIME時代雜誌,哪裡訂閱比較便宜?培養國際觀必閱讀? 2020年Business Traveller哪裡訂便宜 國際書展社會人文雜誌台南哪裡訂 遠見雜誌+國家地理雜誌訂閱大優惠?送四大好禮,真不敢致信? 2020年科學人高雄哪裡訂 國際書展VOGUE新竹哪裡訂 美國今周刊這裡訂 專訪各國民人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sf34sf82s 的頭像
    ssf34sf82s

    睡天使醒惡魔成長日誌.

    ssf34sf8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